正在阅读:这个夏天,该给孩子怎样的生命教育?| 关注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好文热点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这个夏天,该给孩子怎样的生命教育?| 关注

转载 zhang2020/06/08 17:13:12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人民教育 作者:单志艳 674 阅读 1 评论 58 点赞



春季以后,天气逐渐变热,因青少年儿童冒险玩水导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时有发生;陆续复课后,前期的累积压力也促使我们关注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;保护个人生命安全,珍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,这个特殊的夏天,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提上教育者的日程。如何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帮助孩子理解生命,珍惜生命?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的建议。



什么是生命教育?


中国的职业培训课程《生命教育导师》中指出:生命教育,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,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、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,学会积极的生存、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,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、记录、感恩和分享,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,事业成功,生活幸福,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。



生命教育在于协助儿童成为一个有“知性”与“人性”的人,“知性”是指有知识,“人性”是指珍视自我、体恤他人、关心社会。而其核心,就是要帮助儿童珍惜、欣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并活出生命的光辉与价值。而死亡教育,则是通过直面死亡问题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进而让儿童尊重和爱护生命。


如何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?


多国家的生命教育都开展得比较系统,而目前我国大陆正规的、系统的、自觉的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还相对滞后。究其原因,一是由于民族的、文化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,人们对“死”字讳莫如深。二是不少人对“死亡教育”这一概念本身望文生义,往往掩盖了其真正的意旨所在。


对家长对于“死亡教育”的态度,华东师大一个研究小组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,虽然80%家长认为“孩子应该有关于死亡的客观概念”,但仍有63%的家长表示“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”;有50%的家长认为“死亡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,对他的身心不利”,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跟孩子谈那个“恐怖”的话题呢?


还有不少家长干脆就对涉及到死亡的问题拒绝回答。那么当孩子问到死亡时,家长是怎么回答的呢?


调查显示,家长的回答大致分为四类:


第一种是带有童话色彩,不实事求是。如“死就是不在了,死了以后会成为天使去了天堂”。


第二种是回避的态度,不会作过多解释。认为孩子慢慢长大会渐渐理解,只是说“死了就是要永远离开我们生活的世界,永远不再回来”。


第三种是拒绝回答,说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


第四种是比较科学的,如告诉孩子“死亡分很多种的,当人老了是必须要死的,因为他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已经不能正常运行了,这样的死是正常的,人死了就会在这个世界消失。”


前三种答案的家长居多,只有不到10%的家长能够正面地与孩子谈论关于死亡的问题。在学校,死亡教育严重缺失,很少有系统的死亡教育课。这一现实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生命教育特别是死亡教育这一话题。



心理学的角度来讲,恐惧是一种(有机体)企图摆脱、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。恐惧有一个前提:就是逃避和摆脱的欲望。一个人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下是不会有恐惧的。小孩子第一次见到蛇并不恐惧,因为他并不知道蛇会带来什么。不会恐惧的第二个极端是完全的有知。一个研究蛇的科学家基于对蛇的了解,可以面对与控制这种情景,对蛇也就不再恐惧。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生命与死亡,所以对死亡教育采用逃避的办法是行不通的。只有正视死亡,尊重死亡,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,从而尊重生命。


年幼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一般经历两个阶段。


一是分离阶段:0~3岁,无法分辨“死亡”和“分离”的差别,有强烈的“分离焦虑”。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。


二是结构性阶段:3~6岁,儿童理解的“死亡”即躺下不动、不呼吸,会玩“办家家”装死,但不能辨认“生”与“死”是无法共存的,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、暂时的,就像卡通片一样,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,有时会害怕睡觉。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术性思考,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会导致某人死亡。儿童还会将“死亡”与“老年”相联,但不确定什么是“老年”。除非重病的儿童从成人那儿得到相关死亡讯息,一般儿童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。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、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,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。


此后便是6~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,走向成熟的死亡观。


对于死亡,无论多大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。回避死亡话题,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,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。


生命教育的几个场景


生活中,当大人遇到危险时,如不小心被刀划伤了手,家长可以把这些危险的结果展示给孩子看;当看到溺水报道时,家长可以与孩子分析溺水的痛苦和危险性,让孩子今后有意识地去注意;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读一些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陨落的书籍、画册,如《爷爷没有穿西装》可以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。《一粒种子的旅行》和《一片叶子落下来》展现一粒种子和一片叶子从出生到凋零的全过程。


北京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指出:家长要帮孩子正视孩子对死亡的认识和恐惧。“记得我儿子不到3岁时,正在看电视的他突然哭了,流着泪恐惧地问:“爸爸,人为什么会死呢?我能不能不死?!”我搂着他,很严肃很认真地说,人都会死,但爸爸妈妈保证让你健康成长!今年儿子已经8岁了,再也没有跟父母问过死亡的事情。”


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出于害怕孩子产生恐惧感而搪塞过去,特别是当亲人死了后,欺骗孩子说是“睡着了或出远门了”,从而回避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疑问。家里有亲人死亡时,一定要让孩子参加告别仪式或追悼会。让孩子通过参加仪式明白死亡是人生一件重大事情,并让它通过这种仪式知道人的生命从此结束。如果碰到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提到死亡,这时最好与孩子就死亡进行讨论,比如:你怎么看待死亡?生命是否可以重来?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,是不可逆的。“没有这样的交流,孩子就会产生误解:宛如电子游戏中玩主一样,只要认为操纵生命就可以不断地重来。”


从小事中帮助孩子感悟生命


研究表明,儿童5—9岁已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结,如果不及时进行死亡教育,就有可能造成对死亡产生神秘感和惧怕的心理。因此,死亡教育应从童年开始。


“死亡教育”有两个重要方面,首先是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。当孩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后,其勇敢、坚韧、好奇心等品质将得到极大发展。其次是“爱”的教育。“死亡教育”最好延伸为对生命的珍视。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其生命周期,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、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。虽然我们要告诉孩子,死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,但更应该告诉孩子生命的意义,这样才能不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。



第一,让孩子自幼就接受“死亡教育”,先要尽可能消除其对未知事物的恐惧,同时开始“爱”的教育。让孩子明白生命从何处来,去往何处。这个世界是美好的,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。


第二,家长要让孩子明白,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自己。每个人都有亲人、好友,我们的生命对于爱我们的人来说,是多么的美好和宝贵。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。这样,孩子从小就感觉到家的温暖,有困难时会第一时间向家人寻求帮助。


第三,让孩子接触各种“死亡”。要让孩子明白死亡是自然的,也不可怕,这样他们能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非人类“死亡”。成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语句和神情。要用温和的语调、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“死亡”理智且平和的态度。因为孩子并不是被“死亡”吓着了,而是被成年人对“死亡”的反应吓着了。成人要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,要表现得比较平静、自然,切不可在孩子面前悲痛欲绝,甚至歇斯底里,以免使孩子觉得死是可怕的。特别是,成人谈论重点应放在生命美好的一面,而非充满着死亡和疾病。这样,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,并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。


具体方式如下:


1.从大自然中感知生死。如种植花草,观察其一生。


2.在家里养蚕,观察蚕被孵出、变成蚕、吐丝结茧、变成虫在产卵,体验生命的轮回。


3.翻出老照片,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父母或记忆中的爷爷奶奶。


4.观察腐烂植物“尸体”变化,如腐烂蔬菜或水果。


5.打死蚊子类害虫。


6.让孩子直面宠物死亡。宠物的寿命短,极易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动物的诞生和死亡,但这个场面最好在孩子5 岁以上。


人人都拥有生命,生命的一次性和独立性告诉我们生命是至高无上的。我们首先必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!同时,应该珍惜别人的生命。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,懂得欣赏生命的多姿,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,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。甚至有许多人不懂得生命的真谛,不仅不享受生命,反而常常制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剧。
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