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唐江澎:什么是好的教育?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好文热点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唐江澎:什么是好的教育?

转载 zhang2022/09/27 07:24:04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光明社教育家 作者:光明社教育家 7360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

什么是好的教育?这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。作家林清玄曾说:“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争第一,而是唤醒其内心的种子。”去年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一席话刷屏了,他说:“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,责任担当者,问题解决着和优雅生活者。

在唐江澎看来,学生没有分数,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,但孩子只有分数,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。“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,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。”这是唐江澎从教四十余年的切身体会。今天,共同聆听唐江澎对“什么是好的教育”这一问题的系统思考。
 
唐江澎,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


什么是好的教育?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先生认为,这是教育的根本之问,经典之问,也是当下的热点之问。据王部长分析,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焦点,既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培育高素质人才战略意义突显的因素,也有人民群众在满足了“有学上”之后,追求美好生活时对“上好学”的迫切期望,更有社会竞争加剧传导至教育,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引发的普遍焦虑。

清华大学石中英教授前些日子发表了题为《分数之上》的演讲,演讲引述了去年两会“委员通道”上我的设问“什么是好的教育”及回答,并说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,也算是对一年前我提出这个问题的回应。石教授引经据典,从柏拉图、孔子、《大学》至杜威、陶行知、顾明远,说明“不同时代、不同社会、不同的人关于‘好的教育’的标准认识是不一样的”,但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应有一些共识,石教授归结为四层: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、完整的、赋能的教育,指向学生健全人格养成;好的教育要促进公共生活的改善;好的教育要促进全体人民自由和全面发展;好的教育要培养全球公民意识。

我对石教授的观点是欣赏与认同的,但我完全学不像从学理上进行这样的阐发。我的想法是,如果面对学生家长,哪怕其中有不少高知识阶层的人士,该怎么去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,并据此凝聚社会各界对好的教育的广泛共识。


我想,好的教育一定是能让孩子蓬勃生长的教育,实施教育的场所,应该是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。学生们会喜欢、热爱、留恋,甚至是迷恋这个地方。在那里,他们读书探究、放歌运动、组织社团,潜能得到挖掘,个性得到发展,人格得以健全。在那里,不是时时警惕并与伙伴竞争、战而胜之,而是在亲密交流中建立共同发展、一道成长的同学关系。

我想,好的教育一定是有家国情怀、人类使命的教育,这种教育能将体现国家意志的育人目标、课程方案在校园里呈现出来,变成生动的教育场景。在这样的场景中,应该有少年壮志,有天下豪情,有责任担当,有问题解决,不能只是为了分数而“死揪”,为了升学而苦拼。

我想,好的教育一定是家长与社会认同、认可的教育。教育追求的理想气象,应该在家长、社会面前真实呈现出来,让人们能感受得到;教育面临的现实压力也应该在家长、社会面前真实呈现,在沟通中凝聚共识。被功利力量牵着走,办不出好的教育;被家长和社会普遍否定,也办不成好的教育。

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终身运动者、责任担当者、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,那就一定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;那就一定能培养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;那就一定能培养出赢得个人幸福、担负家庭责任的下一代,让家长们暖心、放心、舒心。这样的教育,一定是好的教育。

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向好、向善过程中不断改进、不断变革的教育,改革就是办“好的教育”的必然选项。在当今的时空条件下,要办出好的教育、推进教育改革需要把握一种平衡——这种平衡不只是一种工作方法,更是一种教育原则。


我多次引述过,当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入英国,与英国崇尚培养“绅士”“淑女”的古典主义教育发生激烈冲撞的时候,一位著名哲学家说,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立的力量相互妥协以达成某种平衡的结果。内尔·诺丁斯也试图突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,主张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拥戴者都可以在“学会关心”上找到教育的中心目的。因此,平衡不是模糊立场的权宜之计,也不是取悦各方的手段方法,而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把握的过程性原则与结构性原则。

在长期积累、互为因果的问题面前,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,问题不可能迎刃而解。不能指望来一次运动便大功告成,不能指望发一个文件便药到病除,要有足够的定力、耐心,要有足够的智慧、谋略,整体设计,点点突破,稳步推进,久久为功。

基于这样的认识,我常在心里默念以下四句话,这也是我认为办好的教育、推进变革的基本原则。

第一句话,要朝着正确的前方。

这是我们一切教育变革必须坚守的方向性原则。教育必须促进人的精神的整体成长,人格的健全。透支今天的健康与和谐,换不来明天的幸福。如果我们在现实中还一时办不出理想中好的教育,那也要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行,不能随波逐流,更不能推波助澜,将教育引向那种极端的状态中去,绝不能采用那种有悖立德树人追求,抛开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使命,反教育的甚至是背离基本人文精神的野蛮的教育行为。

现今一些学校悬挂诸如“多考一分,干掉千人”“只要学不死,就往死里学”的夸张标语;有些学校举行声嘶力竭的“誓师大会”;个别学校还崇尚“一个字,揪”“两个字,死揪”“三个字,往死揪”的教学原则。要不了多少年,当这些变成了历史、又展于后人眼前的时候,后人将会怎样震惊于这种教育的粗暴与野蛮!教育需从极端的、野蛮的“分”的苦拼“死揪”中走出来,朝着人的、健康的、和谐全面发展的前方走,走一步是一步,哪怕只是一步也应肯定鼓励,因为毕竟一开始就走向了正路。



第二句话,要设定有限的目标。

这是教育变革必须把握的阶段性原则。任何改革都要统筹方向性与现实性,把握改革的力度与承受的程度,而统筹与把握的核心就是设定有限的目标,把理想一步步做出来。教育改革从来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,只在自己理想的实验室中展开,超出现实承受范围的颠覆式的改革,最后非但难以实现基于美好想象的目标,还可能留下理想破灭的反面样本,让那些本来就不愿变革的人,常常以此证明自己固守“分数”教育之明智与正确。中国基础教育界一些让人赞叹、欣赏而后又让人扼腕长叹的改革者,以特立独行的风格大刀阔斧推进改革,但如果不急切,有耐心,步子小一点,稳一些,便一定可以循着从理想中分解出的“有限的目标”一步一步向前走,最后走向理想,从而引领基础教育走上转型之路。

第三句话,要坚持探索专业的路径。

这是教育变革必须遵循的科学性原则。30年来,国家一直推动着基础教育朝着“发展素质教育,落实立德树人”的方向前行。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中,也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让基层一线耳目一新的概念术语,从“三维目标”到“核心素养”,再到“大概念、大单元”“任务情境”。这些在课程专家那里有确定内涵与明晰边界的概念,到了基层学校却花样百出,有时甚至面目全非。关键的一条就是缺少基于现实情境的专业探索,没有形成准确把握精神要义的操作方式与实施路径。听听专家报告很美妙,回来想想找不着调,课堂实施还是老一套。

例如课堂教学,我们需要研究将课程标准提出的“核心素养”,呈现于每一学期的课程纲要,分解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,体现于评价设计,落实到教学环节,反馈在作业设计,这就是一次课程链条上的专业转化。只有坚持每个环节上的专业探索,才能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所言,把“想得出的美丽”变成“看得见的风景”,再转化成“走得到的景点”。还应该谨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2014年的提醒:抛弃“游击战”,组织“阵地战”,着力于高中课程改革的一系列基础研究与实践探索,摆脱豪言壮语、胡言乱语、花言巧语的文字游戏与忽悠,回归脚踏实地、持之以恒的改革实践研究,才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。

第四句话,要相信时间的力量。

这是教育变革必须认定的长期性原则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涵育熏陶,春风化雨,教育应该是慢的,急不得。教育变革应该期待、等待、静待,而非立竿见影。我们的学校确实还有看得见摆不掉的旧影子,我们的教育还有不少解不开挣不脱的束缚,理想的教育还在遥远的前方,但只要我们朝着正确方向作出一些改变,哪怕这些改变微不足道,不那么轰轰烈烈,但将来一定会在历史上显示其应有的价值;虽没有只争朝夕的急切,只要日积月累,久久为功,不远的将来,回首来路时,也一定会感叹我们的成长与改变。


—  END  —

来源 | 公众号“凤凰大教育”

文章结尾-平台.jpg
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